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9-10-16

中国核武器大事记表

ZqzZXnW; r  
核武发展螫伏期:1946-1953年 XMm|K~/u  
1946年,中国安全部门负责人康生倡导招募海外华裔科学家,特别是火箭和核能方面的专家。 A.L Apa=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G&`9%/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恼羞成怒的美国多次威胁要对华动用核武。 P[  w}O  
1951年,中苏开始联合在新疆进行铀矿勘探。 ^O:,Vz  
1953年,中国原子能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 ~{"0Y7x/_'  
1月,由核科学家钱三强率领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莫斯科。 8Ihh(l3H  
7月,朝鲜战争结束。 xQM!0`TBR  
\QQ%?C#pu  
核武急速发展期:1955-1965年 eo l;(  
1955年1月4日,莫斯科宣布将按照协定提供给中国核裂变材料 )|"b9*j  
1月15日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发展战略武器。 e *9=Gy  
9月,加州理工学院培养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和150名旅居欧美的华裔科学家返华服务。 E>{]ZoCyK  
1956年,中国从苏联得到2枚仿德制R-1型火箭。 JE]}*MF  
3月14日,钱学森向中央军委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建议书】并在与会上讨论通过。 K7'"3q6OG  
5月26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发展原子弹的目标;航空航天部的前身--弹道导弹研究院及原子能研究设计院成立,钱学森任导弹研究院院长。 #F{KvRcs  
1956年十月十七日,中央批准聂荣臻的“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导弹研究战略。 xA=or\  
1957年,苏联赠送给中方2枚更先进的R-2型导弹。其中一枚留作研究,一枚进行仿制。 _|\1G$!  
10月15日,聂帅在“中苏核技术合作协定”上签字。 <i<N;\"Ig  
1958年初,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为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发展核武器的指导方针”。 /{Ql(o?X  
同年,中国开始对R-2进行仿制,即东风-1。 X/g@E"Fwv7  
三月三日,中央书记处批准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导弹试验靶场,在辽西建立海上导弹试验靶场。 uh/HeS|  
1959年6月20日,苏联单方面撕毁同北京签订的核技术合作协定,开始取消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到1960年完全停止了援助。 D'[ 0MZ  
1960年11月5日,p由中国仿制苏联的东风-1短程弹道导弹首次进行了成功的试射。 7pC|H,^>Y  
1964年6月29日,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试射成功。 lW/,i}F z  
10月16日15时(北京时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G(F7X(_  
1965年,东风-2制导系统完成升级工作,改进后的导引系统采以电解积分仪为核心的全惯性制导。 To4"x~  
同年,中国展开东风-3的设计工作。 k2vD3c0  
+-O7If(FQ]  
文革滞后期:1965-1976年 }vWROi!"B  
1965年3月,中央军委做出研制洲际弹道导弹的决定,当时经论证确定为液体洲际导弹。 Xd3 qUbk  
5月,东风-4的设计工作正式开始,东风-5的项目可能同时上马。 "vI#QAIQY  
5月14日,一架装有原子弹的轰炸机从西北某机场起飞,飞临试验场上空,飞行员按照预定成功地实现了空爆。这是中国进行的第二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c l xW_H  
11月,东风-2A增程型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N@MIu6s*  
1966年,中国首次部署东风-2中程弹道导弹。 {'EKaS  
10月,首枚直径为1,400毫米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 |AF  
10月27日,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唯一一次携核弹头实弹发射试验在甘肃双子成基地取得成功,一枚2万当量装药的东风-2导弹在900公里外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上空预定高度爆炸。 Ab|lZr`h  
12月26日,东风-3进行了首次试射。 [[`zd"]  
1967年3月,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央专委命令七机部立即展开具有二级固体火箭的巨浪-1的研制工作。 K[<V8n?=  
1967年3月2日,周总理批准在东北地区建设中远程地地导弹试验场。 ?mnTau1O  
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t-T 2}  
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在北京正式成立,周恩来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 dC'd \Jlm  
1970年1月30日,东风-4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A+E-I!0+  
5月,正式部署东风-2A。 tX3seS  
4月14日,由东风-4衍生的“长征-1”型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枚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射入近地轨道。 :A^u2S8\  
12月2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核动力潜艇下水。 1?9p10C%Z  
1971年5月,东风-3开始服役。 S :u p)  
11月15日,东风-4弹道导弹全程飞行试验成功。 h.agm/=p  
1974年,中国建立了战略导弹作战指挥体系。 }hi".!5  
1975年5月,中央决定抓紧东风-5洲际导弹的研制,同时积极进行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 }I,e?}sM  
8月4日,东风-3战略核导弹定型生产。 q^cB;lxX  
11月26日,长征-2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侦察卫星),该卫星在3天后按预定指令返回地面。 X37j>s*  
RoxcDA  
核武研制恢复期:1976-1986年 |&`'1I=J  
1976年1月23日,2,000吨级核弹头试验,从此实现了核弹头小型化。 3O `8-m&m  
10月,文革结束。 %056z'{l  
11月27日,发射一枚限程洲际导弹,载有一枚400万当量的核弹头。 *oT8 mKz  
12月7日,用试验型的全程洲际导弹发射第七颗卫星。 =DyBa9\  
1977年12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关于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指出将以发展常规武器装备为主,有重点的发展导弹核武器。 ZDE|PfP{  
1978年,邓小平提出“以战略导弹打游击”的思想,直接导致了东风-21的产生。 uP<) FZya  
10月14日,中国首次进行地下核试爆。 fzxKnow  
1980年,中国首次部署东风-4型中远程弹道导弹。 0&jf%H<  
5月18日,东风-5洲际导弹自甘肃酒泉基地向南太平洋作全程试射,成功。 5 ba0H  
1981年初,夏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下水。 >\mZJ 0  
同年,中国开始“试验性”部署2个东风-5陆基发射井。 {K(+7X_  
9月21日,“风暴-1”型运载火箭一箭三星成功,向世人显示多弹头分导式重返大气层载具的能力。 Oov$[~uwa  
1982年10月12日,p中国用一艘苏制Golf级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成功。 dpF(DM ?B]  
1983年,p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开始服役。1980年末,巨浪-1完成增程任务,射程从2,0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 f:o;dxer  
1984年,二炮正式承担起战略值班的神圣职责。 )xs$RU|H  
4月8日,长征-3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成功。 O5mQ$#E)  
10月1日,在35周年国庆阅兵式上,二炮首次向世人公开亮相。 nsvql@6\)-  
1985年5月20日,东风-21试射成功。 V&TI 1fb  
9月28日,第一次潜射巡航导弹试验。 LRIAgnD\  
10月15日,人民解放军首次从夏级发射巨浪-1,因未成功,故未广泛报道。据西方情报机构的披露,9、10月前后中国共进行了四次巨浪-1试射,均告失败,其中一艘夏级核潜艇在发射中被全毁。 `QXpOu:C  
12月,据信,东风-3的增程工作告一段落(1981-1985),导弹射程从2,700公里增加到3,500公里以上。 =Q!!$BI-y  
@DW&z  
体制改革跃进期:1986-至今 FGHJF ;G"  
1986年,用东风-4弹道导弹进行多弹头分导式重返大气层的第一次试验。 o 0X8-B)  
同年,东风-31/41/JL-2的研制工作正式展开。 1+0 9S@/  
3月21日,中国对外宣布不再进行大气层核试验。 _ro5rk  
10月11日,第八次回收侦察卫星。 ;?7:J{2?  
12月16日,东风-5洲际导弹设计定型。 &#,ln:T,  
1987年,中国向沙特阿拉伯秘密输出了36枚东风-3战略导弹,此举震惊全球,尤其使那些曾对中国战略导弹生产能力质疑的西方核武专家跌破了眼镜。 7[W^d/P`  
6月5日,第33次地下核爆,当量为20万吨级。 5NM8g. v  
1988年4月,中国访问学者从美国劳伦斯实验室回国,使得几项中子弹技术获得了突破。 m4NBVfG  
9月7日,长征-4A运载火箭向太阳同步轨道发射“风云-1”号气象卫星。 YU$6! \[  
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从夏级潜艇上发射了巨浪-1型弹道导弹,此枚导弹落在了半径为65公里的目标区内,其中心为北纬123。53度,东经28。13度。巨浪-1导弹设计定型。 06_63Sq3  
9月28日,中国进行了第34次地下核爆,当量仅为1~20千吨,美国率先报道中国刚刚试爆了一枚中子弹。 TI{{8'Q^  
90年中情局参院听政会上承认中国掌握了从劳伦斯实验室(LawrencepLivermorepLab)带走的技术机密。同年,M-9战术弹道导弹定型生产并对外出口。 fG> 8Z< Cj  
1989年8月,东风-21固体燃料弹道导弹以机动方式发射成功。 oey1;K-u  
1990年5月26日,第35次核爆(地下),当量为40千吨。 R'):C.7  
8月16日,第36次核爆(地下),当量为50-200千吨。 DU4sEB~  
1992年,M-11战术弹道导弹定型生产并出口。 rg EDhrZb  
3月9日,中国签署反核子扩散条约,成为该条约第174个会员国。 K#2JzN  
5月21日,第37次核爆(地下),此次核爆威力巨大,当量测得为1,000-2,p000千吨。 h??!k2#r  
9月25日,第38次核爆(地下),当量为1-20千吨。 m:H9U9s   
1993年10月5日,第39次核爆(地下),当量为80-90千吨。 %iv_%+,]  
1994年6月10日,第40次核爆(地下),当量为10-40千吨。 f<cwwPg-s4  
10月7日,第41次核爆(地下),当量为40-150千吨。 &#Z[DnG  
1995年,中国可装载战术核武器的歼轰-7进入预量产,并开始装备部队。 T_A%Vlz  
7月21-23日,江西乐平的二炮基地向台湾外岛澎屿附近发射了4枚东风-15。 Nk9d-%PbV  
5月15日,第42次核爆(地下),当量为40-150千吨。 hK2D_m&  
5月29日,美、日国防部同时传出消息,中国的新型东风-31洲际导弹从山西太原向新疆库尔勒地区成功地进行了首次高弹道的试射。 1 t?aGc`  
8月17日,第43次核爆(地下),当量为20-80千吨。 HdWM~1i-  
1996年,东风-31洲际导弹研制成功。 Um-6>b?)g  
3月8日及13日,江西乐平、福建永兴岛与东山岛,向台湾海域各发射2枚改良型东风-15。  s~L=l{m  
6月8日,第44次核爆(地下),当量为20-80千吨黄色炸药。 4)^IfD  
7月29日,中国抢在禁止核试前进行了第45次核爆,当量为1-5千吨。同日,中国宣布从隶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 i B/W  
9月24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美、俄、法、英等60多个国家联合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7Q.smqYc  
1999年8月2日,中国对外宣布试射“新型远程导弹”成功。 E- E#w<O!  
;G"4doFHSv  


类别: 知识 |  评论(0) |  浏览(8175)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