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9
切莫被“毒瘾”毒害
切莫被“毒瘾”毒害 有的人读书上瘾,有的人钓鱼上瘾,有的人运动上瘾,其实每个人都会让自己有一个“上瘾”的理由,因为要让自己这个独一无二的人生,通过这个“瘾”而丰富多彩。当然还有些人的“瘾”不被看好,如烟瘾、酒瘾、毒品瘾等等,这些被认为是影响人们健康的“瘾”,刺痛了一些家庭,社会上目前还无法取缔这些明知对人身体不好的“瘾”,众多人也依然苦苦追寻,享受这些“瘾”的快乐。 《上瘾五百年》是美国作家戴维・考特莱特的作品。本书是作者从社会与生物学的角度对咖啡、烟草、茶叶、鸦片、可卡因等影响精神状态的瘾品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考察,逐一解读它们如何被发现、交易与图利的过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让人们明白了这些大众化瘾品是如何进入全球贸易主流的来龙去脉,揭示瘾品使用自主权与国家政经体系、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与妥协,是迄今有关瘾品文化史最完备的著作之一。这本书可需要仔细研读,因为里面的信息量非常大,他不仅仅介绍这些“瘾品”如何被发现的,还详细介绍了它们是如何被使用,甚至如何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瘾品”的过程。其实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外国人用“大烟”将中国从“雄狮”变成了“睡狮”,看到整体沉寂在“烟瘾”中的民众,林则徐站了出来,他用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但是虎门销烟也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林则徐并没有救了中国百姓。 [font=times new roman] 回来接着说这本书,作者以书立意,提醒我们,心理药物的研发与精神刺激的革命,可以使人类航向极端的迷幻梦域,也可能带来逆向的乌托邦。本书探讨深入,见识均衡,文字雅洁,堪称横跨世界史与药物史两个领域的必读杰作。它为一个经常流于信息不足或热过头的话题提供了宽广的探究、理性的判断以及戏而不谑的幽默,所以说这本书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作者不是仅仅写这些被人们看做是如临大敌的“瘾品”,其实它们还有另外一种功效,就是医疗作用,可见如果使用对了对人类还是有很大益处的,只是人们没有正视这些,而是过分地依赖它们,甚至将它们变成允许自己意志变薄弱的一种解脱。 [/font] |